1、蚊虫的活动规律
蚊虫的活动规律与孳生地、供血动物、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。一般情况下,各种水体为蚊类的孳生地,如淡色库蚊主要孳生在污水中、白纹伊蚊与埃及伊蚊孳生在小型水体容器的净水中,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主要孳生在稻田水体中。温度在20℃~30℃,相对湿度在80%以上时,蚊类活动活跃,而10℃以下即停止活动。光线较暗的清晨和黄昏,蚊类活动较活跃,而光线强烈的白昼多停息不动,但伊蚊多数在白天亦有吸血行为。
2、蚤类、蜱螨类的活动规律
蚤类、蜱螨类广泛存在于啮齿动物、小型哺乳动物、鸟类、灵长类等体表及其活动环境。按寄生方式,蚤类可分为游离蚤、毛蚤和巢蚤。游离蚤可以自由活动,对人及其它宿主的攻击性较强;毛蚤主要在宿主毛发中活动,正常情况下不离开宿主,当宿主动物死亡后毛蚤也会游离,攻击现场工作或活动的人员;巢蚤主要在宿主洞穴中活动吸血,但是在放弃的洞中或宿主长时间离洞,也会在洞穴的周围寻找宿主。蜱螨的个体小,不容易被人发现而被忽视。
蚤类、蜱螨类主要孳生于阴暗潮湿且有动物居留的地方,如人、畜寄生蚤通常孳生于住室的地面、墙角、床铺以及畜圈、禽舍的泥土垫物中;鼠类寄生蚤则主要孳生在鼠洞窝巢内。成蚤常寄居于宿主的毛发间,或游离到宿主的居住场所及附近。蜱类,多在皮肤薄嫩、裸露处寄生,如耳朵、颈部、鼠鼷部等处。
孳生地、供血动物是吸血昆虫生存并对人类攻击的基本条件。在蚊虫的孳生与活动环境中,人的体味及呼出的二氧化碳能够吸引蚊虫、蚤类,工作场地的灯光也可吸引蚊虫聚集。